EQS 新闻 / 2020-12-17 / 09:58 UTC+8 发掘倍升医药股的逻辑:德琪医药(6996) 近期不少投资者质疑新股的估值过高,令部份欠缺明确亮点的新股跌跌不休。但同时值得留意的是部份半新股正被大型基金大手吸纳。上月登陆港股的德琪医药(6996)正是其一。 专注于同类首创或同类唯一创新药研制的德琪医药,上市后接连获得国际知名长线基金富达(FMR)在场内大手增持,其中FMR在过去两周合共增持647万股,平均价每股18.9港元,最新持股比例达9.17%。德琪医药昨天收市价为15.70港元,低于大户增持价,现价入市具底气,不妨跟进以作长线持有。 事实上,德琪医药被不少投资者跟另一只三年升价六倍的“再鼎医药”(9688)做对标。这主要是两者同样具有非常强大的创新药临床管理及市场规划能力。两家公司目前均以licensed-in在研创新药为主,因此具有前瞻性视野和丰富管理执行力的团队至关重要,可保障公司旗下新药迅速商业化,抢占市场的领导地位。综合分析后,由创新药科班出身的梅建明博士所带领的德琪医药,将更具卓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成为倍升股,公司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需要得到肯定。德琪医药在短短三年内通过license-in及自研快速创建起12个产品管线,包括一款临近商业化的产品ATG-010(Selinexor)。事实上,在德琪医药2年前果断引进项目的时候,Selinexor在美国还没有获批,但短短两年间已有两个适应症获得美国FDA批准,还是在德琪团队熟悉的血液肿瘤领域,说明公司拿项目还是有独到之处。公司IPO融资后,资金充裕,预期德琪医药将凭其行业前瞻视野继续引进外国创新的疗法,且在中国及亚太地区因应病人差异化及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为病人提供更佳的疗法,也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能够持续的创造价值,除了眼光,卓越的执行力亦不可缺。公司于上市不足一个月内,便接连公布多个重要药物临床进展,包括多个适应症在中国的I/II/III期临床试验批准或受理。随著公司在研管线药物的临床试验数据持续发布及商业化进程更新,未来股价催化剂不少。目前,德琪医药已就Selinexor在亚太多个市场包括澳洲,新加坡及香港等递交了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及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新药上市申请,料商业化指日可待。 德琪医药具如此卓越执行力,源于其经验丰富的团队。公司创始人梅博士是公认的领军人物之一,已不用多说,其领导了多款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开发并推动多款重磅药物进入全球市场,包括全球畅销肿瘤药物瑞复美(R)、POMALYST(R)以及用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首创新药IDHIFA(R)。因此,市场对梅博士持续开发并商业化重磅新药的能力无容置疑。与此同时,梅博士亦凭其广泛人脉资源迅速创建了一支在泛亚太市场拥有丰富商业化及医学经验的团队,准备在整个亚太地区实现ATG-010的商业化,并继续利用泛亚太的定位继续引进项目,优势明显。 过去三年,再鼎医药从纳斯达克上市至今年港股第二上市,股价已升约6倍。同具卓越优势的德琪医药,正给予市场无限憧憬。若错过3年前的再鼎医药,便要留意此刻的德琪医药。 文件: https://eqs-cockpit.com/c/fncls.ssp?u=c2d81a380f878897a2684ae56bbf42cd 标题: 发掘倍升医药股的逻辑:德琪医药(6996) 2020-12-17 此新闻稿由EQS Group转载。本公告内容由发行人全权负责。 浏览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本文由:天博体育APP下载 提供
关键字: 天博体育APP下载|网页版